宏邦 -凯发k8网址官网备用

聚焦 | 未来五年 上海科创中心重点从这些方面布局→
2021-10-19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系统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增强创新能级,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近日,《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中科院副院长张涛,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对《规划》进行解读,并答记者问。


支持上海开展大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上海市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3 4”区域创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3”,就是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谓“4”,就是指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目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林念修介绍说。


“十四五”时期,上海科创中心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布局?林念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重点通过推动“提升4个能力”,系统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增强创新能级,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支撑能力。近期,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四五”规划正在加紧编制。继续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光子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推动形成更加完备的大设施集群。


二是进一步提升三大产业创新高地的引领发展能力。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高地,加快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三是进一步提升全面创新改革的制度保障能力。支持上海围绕产业创新人才、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为全国提供经验示范。争取“十四五”时期完成7项改革试点任务。


四是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示范带动能力。支持上海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生态体系,为科创中心提升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示范带动。


《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林念修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布局建设的大设施总体规模和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前列,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比“十一五”增加了近两倍。


林念修称,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明确布局在上海的大设施项目,国家发改委将支持上海市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以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为主线


《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方向和任务。在总体目标上,到2025年,上海将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在主要任务上,《规划》主要通过“五个强化”来塑造“五大优势”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强能力建设、条件保障和前瞻布局,构建原始创新先发优势。二是强化科技攻关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八大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以及战略前沿技术,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优势。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把握人才发展规律,构建创新人才的集聚优势。四是强化集成改革,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构建创新治理制度的优势。五是强化开放协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全球创新枢纽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中央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定位和战略要求,也是上海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吴清解读说,《规划》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这条主线,努力实现“四个新”: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科创中心将聚焦强化城市“四大功能”,进一步发挥综合效应和溢出效应。其中,直接服务于创新策源功能的强化,并有效支撑以下三大功能的提升:


在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方面,上海将积极提升人才、技术、规则等创新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制定高效精准的引才政策,形成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磁吸效应”。鼓励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创新中心。


在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方面,上海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20%以上,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


在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方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外国投资者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计划到“十四五”末,上海外资研发中心达到560家左右,目前是500家。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跻身全球第12名,上海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中名列第8名。“这表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其中就有在上海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贡献。”李萌说。


李萌表示,在“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增强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策源功能,形成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级。一是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上海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推动上海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攻坚。三是以上海为龙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新引擎。四是支持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五是支持上海凝聚高端人才。


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了核心、骨干、引领作用。张涛称,中科院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的建设,形成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材料创新平台,继续推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临港卫星研制基地、g60脑智科创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创中心等重要承载区发展。


在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方面,中科院也将推出更多举措,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我们引进人才不光聚焦国内,要用全球视野来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张涛表示,将鼓励创新引才方式,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强顶尖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加大青年拔尖人才和急缺关键人才的引进。


与此同时,以重大科研战略布局强化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加大科研项目资助力度,鼓励青年人员在重大科技攻坚中、重要岗位上历练。此外,扩大人才交流国际合作力度,促进科创中心人才国际化。


来源:中国改革报

请留下您的凯发k8网址官网备用的联系方式
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
请留下您的凯发k8网址官网备用的联系方式
我们将尽快和您联系